工作进展
引发热议!一场101路红色之旅见证城乡蝶变
信息来源: 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2- 07- 11 11: 02 浏览次数:

2003年,作为嘉兴市首批城乡公交线路,101路城乡公交线路开通,2022年6月29日,101路红色旅游公交线路整装重发。19年来,这趟公交每天来往于嘉兴火车站和南湖区凤桥镇,见证了嘉兴城乡公交发展的三次大变革,也见证了嘉兴统筹城乡发展发生的变化。

早上六点,嘉兴国鸿公交公司驾驶员沈水根开着101路红色旅游公交车从大新路公交枢纽站出发,一路经过嘉兴火车站、南湖景区、中央公园、嘉兴植物园、凤桥三星村、梅花洲景区等旅游景点和美丽乡村,到达凤桥镇公交枢纽站。沈水根今年54岁,这段约二十三公里长的线路,沈师傅已经跑了近二十年。

2004年3月下旬,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嘉兴专题调研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时,坐上了沈师傅驾驶的101路城乡公交,从始发站嘉兴火车站上车,到凤桥镇三星村公交站下车,沈水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记忆犹新。

沈水根说道:“我们车上还有乘客,正常上下客的,他主要体验了改造前后的变化,老百姓对公交的认可,驾驶员的服务。下车的时候上来和我说了话,问我一天工作多少小时,车子开得平稳度如何,和我握了手说辛苦了,然后下车的。”

在亲身感受嘉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带来的变化后,习近平同志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18年来,嘉兴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穿梭于城乡两地的沈水根就是这些变化的见证者。

沈水根表示,101路刚开通的时候,农村道路两旁都是农田和老房子,路面只有七米左右宽,会车都困难,如今,道路变得平坦宽敞了,农田变成了公园,两旁高楼林立,一路上就好像在观光旅游。

沈水根说道:“以前是乡下的人到城里买东西,现在很多城里人到我们乡下来,城区和乡下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了,越来越接近了,幸福感比城里不会差的。像现在的水蜜桃,以前很多村民坐我们公交车拉到城里卖,现在城里人到我们乡下买,反过来了,像一天最起码一百多人到乡下来买桃子。”

一条101路的变化也折射出嘉兴城乡公交的变革。嘉兴国鸿汽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亮是城乡公交三次变革的亲历者,他介绍道:第一次变革是在2003年,嘉兴农村客运打破了“进站买票排队上车”的传统方式,设立了火车站、汽车北站两个城乡公交枢纽站,实行“上车买票、设立站位、统一车型外观”等措施,初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第二年,嘉兴启动市本级跨县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展现了“城乡统筹、公交先行”的创新之举。2008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村村通”。

李亮说道:“第二次变革是2009年,公交体制改革,通过谈判收购的方式,把以前嘉兴区里的个体联营车收购,改成国有公营,同时票价和城市公交接轨,一票制,刷卡一块,投币两块,体现城乡公交均等化完成,第三次变革是2021年,嘉兴市域公交一体化,一码通行,三网融合、四个统一,城市城乡城际公交全部均等化,这个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如今,城乡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已经实现市域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城乡公交线路72条,城际公交线路17条,日发班次3127次,日行驶里程6.77万公里,核载23358人。

城乡发展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75岁的应阿钍家住凤桥镇三星村,101路公交站台就在“家门口”,应老伯是101路的常客了,聊到101路沿线的变化,应老伯开心地说道:“嘉兴现在越来越美了,公交车换新后,噪音小了,服务好了,乘车体验更好了,幸福感也提升了,他想带着老伴坐着101路游遍沿线所有的景点。”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随着嘉兴市域公交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嘉兴城乡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101路也将继续载着一拨又一拨乘客驶向“春天”、驶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