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
嘉兴市国资委2022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 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 05- 18 09: 42 浏览次数:

2022年,嘉兴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为统领,着力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全力推动疫情防控与改革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确保国资运行在合理区间,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一、深化改革,持续推动国资国企提质增效

(一)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坚持目标导向,制定成效、问题、举措和建议“四张清单”,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攻坚公司治理机制、中长期激励等改革重点难点。至9月底,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国资国企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夯实,“国有企业的担当及其作用机制”“国企共同富裕模式机制改革”等3项改革机制分别入选省国资国企重大改革“揭榜挂帅”项目和“揭榜竞优”清单。

(二)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国企股改上市步伐,调研评估股改上市苗子企业进展,实施分级警示、限期整改和动态调整等措施。探索建立市场化收入分配机制,开展中长期激励梳理评估。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全面推行集团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三)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出台相关文件指导推动国企产业向特定功能领域、重要行业和优势产业集中。加快资源整合,推动文旅集团、污水一体化公司实质运作,促进市、县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推动南湖实验室一期项目冲刺收尾,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瞄准“双碳”产业发展机遇,起草市属国企“双碳”行动方案,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挥资本纽带作用,完成京东方能源、卫蓝新能源等4个直投项目,汉德二期美元基金进入投资阶段。

二、稳进提质,全力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一)实施国资国企“七大攻坚行动”。贯彻落实全市经济稳进提质十大百日攻坚行动部署,结合省国资委稳进提质九大攻坚行动要求,量身制定《市国资委稳进提质“七大攻坚行动”》。聚焦担使命破难题、稳就业惠民生、扩大投资、深化改革等重点焦点难点,提出23条具体攻坚任务。通过建立一名领导牵头抓、一个处室具体抓、一张清单管到底的“三个一”推进机制,确保政策措施直达快享、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助力全市经济发展。

(二)狠抓项目投资攻坚。紧扣市委市政府“三年”活动和经济稳进提质百日攻坚行动部署,充分发挥投资“压舱石”“助推器”作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推进项目建设。通过建立每月推进机制、利用市政府“五个一”机制协调解决问题等措施,下半年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速。

(三)稳定国有经济运行。采取节假日稳岗留工、提前储备生产物资、抢抓复工复产等有效措施,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国有经济企稳回升明显。三季度,部分行业数据回暖明显,高速断面日均车流量62.57万辆,高速日均通行费收入2035.40万元,公交客运量729万人次,环比分别增长60.3%、27.1%、19.0%;南湖景区游客量13.99万人次,环比增长283.3%。

(四)抗击疫情,助企纾困。层层压实“包保”责任,以开展“无疫机关”创建为抓手,织密国资国企疫情防控网。树牢大局意识,广泛动员1169名志愿者深入封控区日夜奋战,参与人员转运、水果市场抗疫等工作。充分调动国企资源,连夜组建临时蔬菜批发市场,实行水源水厂封闭管理,数字赋能交通防疫,全力保供保畅,稳定民生。统筹抓好国有房屋减租政策落地,至9月底,完成全市减租2.95万户共计5.84亿元,其中市属国企完成减租3056户共计6511万元。承担全市涉JY集团系列风险化解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全力以赴“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委机关3名处级干部担任助企服务员,深入企业精准服务。在疫情大战大考中,国资国企7个党组织、19名党员被评为市战“疫”红船先锋基层党组织和红船先锋共产党员。

三、优化监管,深化完善国资监管大格局

(一)规范监管提升效能。健全完善制度办法,出台违规经营投资问题和线索移送办理工作规则,制定国企领导人员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一企一策”开展新一轮考核。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优化整合监督力量,指导完善资金竞争性存放制度。开展清欠账款等政策落实“回头看”和专项审计,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聚焦“七张问题清单”和巡察、审计问题整改,实行清单管理,对账销号,已完成“七张问题清单”整改销号2个、市委巡察问题整改18个,以及2.89万份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移交整改任务。

(二)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抓好国资运营监测分析系统的跟进开发。加快推动市属国企数字化改革延伸扩面,择优向省国资委、市委改革办推荐“禾小微”等重大应用并现场演示。启动大额资金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部署开发建设“企业端”资金管理系统,力争年底实现与省国资委联通。同时积极谋划建设国资云。

(三)强化风险防范化解。聚焦除险保安,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点,全面排查国企领域各类风险,加强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全力化解信访难题,指导市属国企妥善解决五芳斋、嘉信医药职工上访问题,顺利实现国资国企包干的4件信访积案清零。加强国企债务风险防控,健全完善债务分析预警、应急处置等配套制度,建立定期排摸、分析、通报、跟踪机制,不断提升债务风险防范能力。

四、党建引领,加快推进党建高地建设

(一)加强政治建设。落实“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开展“强根固魂·赋能强企”行动,加快构建党建统领工作格局。深化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进公司章程,指导93家法人企业制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督促市属国企修订“三重一大”决策等制度,厘清企业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开展市属国企下属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形成16个示范点创建网络。举办国资系统红色故事等专场宣讲会,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国资系统微型党课大赛,取得亮眼成绩。

(二)抓实双融共促。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党建工作在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中占比20%,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互融互促。配强企业党建工作力量,排查所属党组织书记缺配、所属二级党委未单独设置抓基层党建工作机构及专职副书记等情况,督促按规定配备到位。巩固国资系统“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工作成效,动员国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累计组建项目攻坚战队351支,持续推动年度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速。

(三)锻造人才队伍。迭代升级“人才十条”政策体系,建立市属国企人才专员制度,完善人才招引配套措施,一年来新引进博士6名,培育省领军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6名,申报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名,累计柔性引进国家级高端人才7名,招引紧缺型人才362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比2年内提升12.65%。将人才队伍建设与助力稳岗就业相结合,重点加大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至9月底,市属国企已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252名。

(四)打造清廉国企。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梳理明确17项清廉国企建设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深化“四责协同”机制,深入开展国企反腐倡廉全覆盖无盲区零容忍专项行动。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禁业清单”等三张清单。构建清廉国企品牌矩阵,多层面、多形式扩大清廉文化宣传覆盖面。强化示范引领,铁投集团入选全省清廉交通示范标杆培育单位,确定11家企业为清廉国企示范样板创建企业,不断提升清廉国企颗粒饱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