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5号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 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4- 09- 06 14: 55 浏览次数:

侯松代表:

您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老城区国有闲置低效房产盘活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收悉。《建议》中针对闲置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提出了“加强规划统筹和专项研究、强调运营前置和金融赋能、出台标准规范和政策体系、完善联合开发和联动盘活机制”等四点意见,切中肯綮。经我委与相关单位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市属国企闲置房产盘活概况

自本世纪初,各市属国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开发建设嘉兴主城区的任务中形成了大量房产资源,例如:嘉城集团持有的月河、梅湾、少年路等街区;市产业集团持有的国贸大厦、纺织大厦等房产。

房产出租收入一直是各市属国企重要的营收来源,针对闲置房产的盘活工作始终是我委和各市属国企的重点任务。特别是去年,我委出台了《市属国有企业存量房产盘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优化一批、出售一批、出租一批、划转一批”的原则,组织实施市属国企闲置房产盘活工作。

截至2023年末,市属国企共计盘活各类闲置房产823处(占拟盘活总量的79.4%),盘活总面积18.54万平方米(占拟盘活总面积的68.2%),取得盘活收入2.66亿元。

二、关于闲置房产成因的几点补充

《建议》中提及的四点闲置房产成因已较为准确的概括了市属国企闲置房产的现状及盘活困境。除此以外,针对我市国资国企闲置房产盘活工作中暴露的特性问题,另做以下两点补充:

(一)交易负税成本高。自上个世纪90年代,市属国企通过零成本划拨或接收破产改制企业资产等方式承接了一定数量的房产。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由于取得成本为零或成本难以核定,在权证办理、出售或者无偿划转等环节都要根据评估价格重新确定缴税基数,并由资产转让方承担相关费用,企业现金支出压力较大。

(二)不动产权证缺失。市属国企的部分房产,例如,市产业集团的嘉兴市斜西街284号中百宿舍、嘉兴市杨柳湾砖桥弄2号等房产,均由原商业系统改制取得,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类似房产普遍存在建设周期短、建设要求低、建设方案改动频繁等问题,未能按规办理竣工验收,未能按期办理不动产证确权,多数房产权证缺失或者证实不符。

三、下一步工作

根据《建议》中提及的四点意见,结合市属国资国企下一步工作方向,针对闲置房产盘活工作,我委将从以下四点持续发力:

(一)空间标记,动态监管。今年,我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着眼长三角、聚合大嘉兴、建强主城区”中心任务,为方便后期大规模开展、跟踪、评价存量房产盘活工作,我委委托地理信息测绘院,采用测绘手段对主城区范围内市属国企的房产资源按企业、分属地进行三维标注,构建资源底图,为将来的盘活工作做好统筹引导。

(二)强调效益、金融赋能。根据市属国资监管要求,投资预期收益低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或5年期国债利率的,列入不准类。同时,我委将鼓励各市属国企对具备盘活条件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存量房产,采取申请规划调整、升级改造、功能转型等方式,深挖资产潜力,并适时采用REITs等资产证券化及PPP合作等手段。

(三)攻坚克难、权证补办。目前,已由我委牵头,市自规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参与,组建临时工作小组,专题研讨存量房产权证补办工作,共计摸排出需要补办权证的各类资产38宗(约25万平方米),计划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加强沟通协调,特事特办。

(四)互利共赢、共享成果。今年,我委提出了“活水、通渠、入海”的思路(“活水”是指打通国有企业之间壁垒,实现资源整合;“通渠”是指聚合市、区两级资产,形成更大合力;“入海”是指将国资国企的发展拓展到长三角,实质性融入长三角),研究市属国企与南湖、秀洲、经开的合作方案,梳理出属地需要市属国资国企支持的项目,由市属国资国企向属地提供可供合作开发的资产资源,统筹协调,聚力合作。

四、其他事项

据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反馈,一是至2022年11月,已有累计89处、共计10.96万平方米的房产下放各区,用于支持属地公共卫生服务、党群服务、文化服务、拆迁安置等工作。二是《建议》中提及的原白蚁防治中心办公楼,目前权属单位为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该楼经鉴定已属于D级危房,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现已完成对该处危房的拆除工作,故该处房产无法再调剂使用。三是《建议》中提及的原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办公楼,目前权属单位为市民政局。市民政局计划与属地街道积极沟通对接,摸排社区居民现实困难与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养老服务项目,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还在进一步研讨完善中。

嘉兴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4年5月28日